柿子是秋天里非常吸引人眼球的一種水果,口感香甜軟糯,有清熱止咳,降壓止血,防治便秘等作用。可是真要吃起來,卻覺得柿子的“禁忌頗多”,比如:發澀的柿子多吃還會造成結石,貧血不能吃柿子,柿子與螃蟹相克等。這些究竟是真的嗎?跟著科普君一起來尋找答案。
1.
為什么有的柿子口感發澀?
可溶性鞣酸(也叫丹寧)是柿子的澀味主要來源。
未成熟的柿子含有大量鞣酸,鞣酸會刺激口腔黏膜中的神經末梢,產生發澀的口感。鞣酸還會和蛋白質發生沉淀,如果你胃腸道功能比較脆弱且一次性吃了很多未成熟的柿子,可能發生胃柿石。
2.
柿子如何脫澀?
①乙烯催熟。蘋果、香蕉生產的植物激素乙烯可以催熟其他的水果。把兩個成熟的蘋果或香蕉和柿子放在同一個塑料袋里,將塑料袋擰緊放幾天可催熟。
②批量脫澀。如果需要脫澀的柿子數量較多,可將這些柿子放在40℃左右的溫水里浸泡20~30小時。
3.
貧血能不能吃柿子?
貧血的種類較多,你需要清楚到底是哪種貧血。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,鞣酸對鐵的吸收是有影響的,偶爾吃一點沒問題,但是不建議長期大量地吃。缺鐵性貧血可通過增加紅肉、全血制品來獲取鐵。
4.
糖尿病人能不能吃柿子?
柿子中因含10.8%的糖類,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(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即屬此類)因此吃后很易被吸收,使血糖升高,對糖尿病而言,尤其是血糖控住不佳者更是有害的。
5.
空腹能不能吃柿子?
因柿子含有較多鞣酸和果膠,在空腹情況下它們會在胃酸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,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,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,小的胃柿石最初如杏子核,但會愈來愈大。如果胃柿石無法自然被排出,那么就會造成消化道梗阻,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、嘔吐等癥狀。
6.
柿子皮能不能吃?
有的人感到吃柿子的同時咀嚼柿子皮比單吃柿子更有味道,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。因為柿子中鞣酸絕大多數集中在皮中,在柿子脫澀時,不可能將其中的鞣酸全部脫盡,如果連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,尤其是脫澀工藝不完善時,其皮中含的鞣酸更多。
7.
柿子不能與哪些食物同吃?
螃蟹
螃蟹是一種寒性食物,它的體內有大量的蛋白質,螃蟹和柿子一起吃,容易和柿子結成塊,從而導致不容易消化,人體消化系統一旦壞掉就會引起各種腸胃病。嚴重時還會出現腹瀉、腹痛、嘔吐等不良現象。
紅薯
柿子不能和紅薯一起吃因為紅薯中存在較高的糖分,這些糖分在胃中發酵,會使胃酸增加,和柿子中的果膠發生化學反應,胃黏膜受到刺激引起泛酸,導致燒心的感覺出現,產生硬塊,嚴重時還可以導致胃出血。
土豆
大家都知道土豆的蛋白質營養很高,其營養價值不亞于雞蛋。土豆不但可以健脾益胃,還可以益氣和中。但是柿子和土豆一起吃的話胃里會產生鹽酸,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發生沉淀,難以消化排出,從而會生成“胃柿石”,所以柿子不能和土豆同食。
白酒
那么除了上面幾點柿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,白酒也是一項,飲酒時吃柿子,會增加腸胃的負擔,食物難以消化吸收,酒進入胃后腸道分泌增加,柿子與酒相克后,產生凝塊,從而導致腸道堵塞,建議在飲酒時不要吃柿子。
科普君說:說了這么多,就是想告訴大家作為一個健康人,只要做到飲食均衡,食物種類多樣,常見的食物都是可以放心享受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