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中心 記者 徐道樹 通訊員 康勇 李靜
蛋雞、肉雞及孵化雞苗位于全市前列,年出欄肉雞達千萬只、雞蛋年產量1.56萬噸......如今,撫寧區的禽類產業發展有力推動鄉村振興,帶動農民走上致富路。
在撫寧區墳坨鎮魯莊村西,正合養殖專業合作社的5座大型雞舍就坐落在山腳下。8月25日上午,40多歲的趙亞旭正在5號雞舍查看剛剛上欄的白羽肉雞生長和雞舍溫控等情況。自打8年前建廠那一天起,這是趙亞旭雷打不動的日常工作。他說:“只有管理技術到位,才能向養殖要效益,為市場提供優質肉雞?!?/span>
墳坨鎮魯莊村西山腳下的正合養殖專業合作社。記者 徐道樹 攝
穿戴上天藍色的消毒工作服和帽子、給鞋消毒后再戴上鞋套,記者隨趙亞旭來到2號雞舍。只見有的小雞在啄食,有的在打盹兒,有的在相互奔跑著嬉戲,雞舍里都是“嘰嘰喳喳”的聲音?!半u欄分三層,一座雞舍能養2.5萬只肉雞,今年已經出欄三批了,這是剛剛入欄十幾天的肉雞苗,微弱一點的光線才適合雞苗生長,”趙亞旭順手打開雞欄,用手托起一只小雞查看?!皠e看這些雞苗入欄只有十幾天,真見長,而且都很健康?!壁w亞旭說,肉雞場養的都是白羽肉雞,特點是食量小、好運動,飼料蛋白轉化率高,生長速度快,肉質鮮嫩。目前生長溫度控制在29攝氏度,剛入欄時是34攝氏度,進入生長成熟期溫度控制在20攝氏度,三個不同的溫度段,是它成長的關鍵,也是防止生病的最佳溫度,每周需要打疫苗一次,增加抗病能力。
趙亞旭正在查看雞苗長勢和自動化雞舍運行情況。記者 徐道樹 攝
進入雞舍必須消毒,避免外界因素感染。記者 徐道樹 攝
在正合養殖專業合作社,溫控、投料、喂水、清糞等工作,全部都由自動化設備完成?!斑@樣能節省人力成本,實現標準化養殖,品質有保證?!壁w亞旭說,一座2.5萬只雞的雞棚,只需要一名工人照看就行,整個養殖場只需十余名工人。負責2號雞舍的王素蘋正在給雞食槽加料,并根據雞的長勢情況進行調板。
工人王素蘋負責一個雞舍2.5萬多只白羽肉雞的日常管理。記者 徐道樹 攝
據介紹,正合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出欄白羽肉雞78萬多只,銷售額230萬元。趙亞旭介紹,“農場養的是‘合同雞’,由秦皇島當地知名的肉雞生產廠家提供雞苗、飼料、技術等,無需擔心市場銷售問題?!?/span>
剛剛入舍上欄十幾天的白羽肉雞。記者 徐道樹 攝
隨著雞苗一天天長大,需要及時調板,方便雞吃食。記者 徐道樹 攝
“目前,在魯莊村、蘆峰口村等地,上規模的肉雞養殖場就有十幾家,這在墳坨鎮屬于一大特色產業?!睋釋巺^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介紹,國家鼓勵和扶持養殖業,免費提供疫苗、消毒液等,這一項,讓趙亞旭節省養殖成本近10萬元。
撫寧區留守營鎮不僅是魚米之鄉,近些年的蛋雞產業也很有名。留守營鎮后韓家林村就有20多年的養雞歷史和經驗,屬于典型的蛋雞養殖村。后韓家林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白云龍介紹,目前全村上規模的養殖戶有十幾戶,去年,村里又新建了4座現代化雞舍生產線,蛋雞存欄達到33.2萬只?,F在天氣不冷不熱,正是蛋雞產蛋的好季節,每天都要出一批雞蛋,這兩年雞蛋市場價格行情很好,基本上都是在京津冀等周邊地區的客商上門拉貨,不愁賣。
對蛋雞產業今后的發展,白云龍信心滿滿,打造特色產業品牌村是村發展目標。他打算5年內增加8條自動化養雞生產線,全村養雞預計達到40萬只以上,讓小小雞蛋成為村民走向致富的一顆顆“金蛋”。
留守營鎮后韓家林村養殖戶正在查看蛋雞生長情況。記者 劉雙喜 攝
留守營鎮后韓家林村蛋雞養殖場。記者 劉雙喜 攝
撫寧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全區蛋雞、肉雞及雞苗孵化產業走在了全市前列。肉蛋雞養殖業主要分布在墳坨鎮、榆關鎮、留守營鎮等。不計零散戶養殖,全區肉蛋雞年出欄1208.22萬只,年蛋產量1.56萬噸以上,雞蛋產品主要銷售京津冀等周邊地區,肉雞生產銷售主要依托秦皇島當地知名的正大、三融等肉雞生產加工廠家。
編輯:歷莉
責編:劉福慶
監審:王勍